OB视讯宋文帝元嘉时期为南朝社会少见的“盛世”时代,元嘉“盛世”局面的形成,在某种意义上说,是宋初一系列的社会动荡之后的暂时平静。“元嘉之治”相对平静的政治局面,是高门与庶族围绕皇权这根政治支柱,相互掣肘、彼此制衡而暂时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格局。
从高门士族的角度来看,以王、谢为代表的门阀势力,因为其自身内部的分裂而很难再形成一股足以和权抗衡的政治力量。从皇权运作的形态来看,宋文帝刘义隆在即位后,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壮大宗室、寒庶等政治力量,使之有足够的力量牵制高门士族。这样一来,宗室、庶族与士族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、彼此牵制的格局,各种政治力量均围绕皇权这一政治中心运转,从而使刘宋政权进入“多元化”格局的时期。
在这种“多元化”的政治格局中,高门、庶族与宗室之间相互矛盾、彼此制约,维持着统治阶级政治关系总体上的平衡和皇权的稳固。可以说,这就是“元嘉之治”的实际政治状况,在多元化的政治生态背景下,高门士族虽然并未退出权力中枢,但其政治环境与过去相比,毕竟已经大不相同。
“元嘉之治”虽然号称盛世,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却始终没有真正停止过,寒庶、高门、宗室等政治势力之间的权力争夺始终未曾消歇。高门大族不仅是宋文帝刘义隆地政初始所不得不倚重的政治势力;即使在他托付后事时,仍不能不瞩目的重要政治力量。“帝之始亲政事也,委任王华、王昙首、殷景仁、谢弘微、刘湛,次则范晔、沈演之、庾炳之,最后江湛、徐湛之、何瑀之及僧绰,凡十二人。”到了元嘉二十八年,“帝颇以后亊为念”,又准备将朝政托付给王僧绰,“大相付托,朝政小大,皆与参焉”。
可见,在宋文帝一生的政治活动中,门阀士族始终是其信任和依恃的重要政治力量。他所依靠的的政治人物均出自当时有重要影响的门阀家族。其中王华、王昙首、殷景仁、刘湛、谢弘微五人,是宋文帝即位初年颇为倚重的政治人物,素有五臣之称。范晔、沈演之、庾炳之三人在元嘉中期的政坛上颇有影响;江湛、徐湛之、何瑀之、王僧绰则是元嘉末期的重臣。